龙年晟事 · 中晟环能龙年大事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在龙年的最后一抹光辉中,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与机遇的蛇年。龙年,于我们而言,是拼搏的一年,是奋进的一年。我们在龙的祥瑞庇佑下,乘风破浪,以创新和拼搏为动力,书写了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无论是市场的突破、技术的革新,还是团队的成长、文化的沉淀,每一项成就都如龙腾之势,标志着我们不断向上的发展轨迹。在此,我们精选出龙年中的十大记事,这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总结,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再一次启航!这十大记事,既承载着每一位同仁的汗水与智慧,也凝聚着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支持与信赖,我们希望与每一位支持我们的伙伴共同分享这段令人振奋的旅程。
一、深耕西北,踏遍全国,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实现突破
从天山脚下的茫茫戈壁到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从雪压枝头的东北密林到潮湿温暖的华东沿海,中晟环能碳科技团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累计对接和踏勘林业项目超过2000万亩,我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在新疆,我们面对风沙和昼夜温差的考验单日驱车上千公里;在甘肃宁夏的山谷间,我们爬过陡峭的山坡,翻越嶙峋的岩石,深刻体会西北人民防护林造林的艰辛;在东北深冬的雪原里,零下数十度的低温和狂风让每一步都显得无比艰难,我们知道,雪原之下埋藏着绿色发展的希望;在华东的沿海滩涂和丘陵地带,我们不畏雨季的泥泞,踏过水网密布的低洼地,挥洒着汗水去对接每一个可能符合造林碳汇开发适用条件的项目。正是这种无惧艰辛的精神,公司获得了一个个业主的赞赏,甄别并储备了超过100万亩最有可能符合CCER新造林方法学的优质的林业碳汇项目,为未来项目开发打下坚实基础,多个林业碳汇开发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为项目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二、海洋碳汇开发更进一步,碳普惠案例遍地发芽
由中晟环能碳科技提供技术服务的漳州全国首个完成全市海水养殖碳汇核算项目,作为“先行先试渔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中晟环能碳科技在总结前期项目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覆盖碳汇权属、核算、核查、定价、交易、数字管理和金融服务的完整服务体系,实现碳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管理,在碳汇监测方面引入数字化监测手段,实时高效获取基于实测的监测数据,海洋碳汇开发步入全新的2.0时代。在此基础上对接了多个海洋碳汇开发项目,从双壳贝类到大型藻类,从红树林到盐沼湿地,多个项目生根发芽,静待蛇年开花结果。

三、上海中晟环能碳科技有限公司荣立三周年
8月31日,是中晟环能碳科技成立三周年的日子,三年前,我们怀着对绿色未来的美好憧憬,以推动环保和碳减排为使命扬帆起航。从那时起,我们便坚定地踏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我们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碳减排解决方案,从初创到成长,打造出一个个成功的案例,用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入荒漠海洋,推动扩绿增汇;走进繁华都市,推广节能技术;在工厂车间、社区校园间传播绿色理念。感谢客户的支持、合作伙伴的同行以及社会各界的信赖,让我们从一个初创企业成长为行业内备受关注的力量。每一份信任,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每一份合作,都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石。我们期待,用创新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更多企业提供低碳解决方案;我们坚信,绿色发展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肩负责任,勇攀绿色发展新高峰,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书写更加璀璨的绿色篇章!
四、顺利交付国家碳计量中心“钢铁行业碳排放计量监测方案”项目
中晟环能碳科技接受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委托,共同完成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计量监测方案,为行业精准碳管理和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在方案研发过程中,项目团队前往包头钢铁厂等重点企业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钢铁生产各环节的排放特性及工艺流程,采集大量第一手数据。基于调研成果,中晟环能碳科技与国家碳计量中心共同构建了科学严谨的钢铁行业碳排放计量监测体系,涵盖排放因子计算、过程监测、数据核查及报告机制,为钢铁行业实现精细化碳管理奠定了基础。

五、助力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信贷,提供专业蓝碳评估服务
中晟环能以专业技术赋能绿色金融发展,为兴业银行提供海洋碳汇抵押贷款碳汇价值评估服务,助力兴业银行成功落地福建省首笔海洋碳汇质押融资业务。中晟环能碳科技通过精准评估贷款企业海洋碳汇潜力,助力兴业银行创新运用“碳”还“贷”模式,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切实解决资金需求。

这一案例为金融机构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不但充分展现了中晟环能碳科技在碳汇生态价值评估领域的专业能力,同时对公司进一步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六、深入企业和组织自愿碳中和服务,助力海峡两岸花博会大型会议碳中和
中晟环能碳科技完成多个碳信用及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助力企业碳中和核算和抵消,为多个中外资大型企业自愿碳中和提供碳排放核算和碳抵消服务。
中晟环能碳科技为“2024年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提供全方位碳排放核算与碳中和评价服务,助力活动实现零碳盛会目标。依据大型会议碳中和核算标准,通过对博览会全过程进行专业碳排放测算,涵盖会场能源消耗、交通出行、展品运输等多个环节,全面量化活动碳足迹。“2024年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通过向福建漳龙集团购买漳州市六区县海洋碳汇实现会议活动零碳目标。

七、参与主编的“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碳减排核算标准”成功通过专家评审
由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晟环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主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参编的团体标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碳减排核算标准》顺利通过专家技术审查会评审。
该标准未来将形成符合上海市地质学会要求的高质量的团体标准。该标准基于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和相关方法学,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碳减排核算方法学研究,成果可用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碳减排核算,对规范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碳排放核算具有重要意义。此标准编制项目作为上海市地质学会申报的2023年上海市科协项目,于2023年7月获得科协成功立项。该标准首次建立浅层地热能领域新建项目碳排放基准情景,创新提出浅层地热能应用项目碳减排核算方法,将填补浅层地热能领域碳减排核算方面标准空白。

八、打造创新能碳产品,推动数字化碳管理升级
中晟环能碳科技聚焦能碳领域数字化创新,基于项目案例成功研发三款能碳管理产品并获得软件著作权认证:能源交易数据采集管理平台、碳排放数据可视化平台,以及综合碳排放监测管理系统。这些产品覆盖数据采集、可视化分析及综合管理等关键环节,显著提升碳排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企业和机构提供全链条、数字化的能碳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与实践落地,中晟环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碳管理服务,积极推动低碳发展和可持续转型。

九、签署并注册多家光伏碳普惠
中晟环能积极推动光伏领域碳普惠机制的落地实施,成功签署并完成多家上海光伏碳普惠项目的注册工作,为上海的绿色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司以专业技术团队为支撑,全面负责项目申报、碳减排量核算及注册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符合碳普惠机制的技术要求。通过这些项目,光伏发电实现了减排效益的量化和价值化,进一步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在城市低碳发展中的贡献度。

十、进军碳足迹市场,项目成果丰硕
在《碳足迹管理办法》颁布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抢抓发展机遇,成功进军碳足迹市场。完成多个行业碳足迹核算项目,涉及木制品行业、电子产品及钢铁等行业,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碳足迹核算和优化建议方案。
作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标准化建设。近年来,公司积极实施产品碳足迹核算,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测算,全面解析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情况,不断提升产品的绿色价值。
在核算过程中,我们采用国际通行的核算方法和数据库,结合行业特点,精准计算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运输和废弃处理全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这一过程不仅帮助企业识别碳排放的关键环节,还为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多款核心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成果,覆盖木制品、电子产品和钢铁等多个领域。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公司产品的低碳优势,更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客户对绿色价值的认可。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参与行业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编制工作,将核算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规范成果。通过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未来一年内公司将积极参与碳足迹相关标准的编制工作,为行业碳排放管理提供专业支持,助力行业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的低碳转型。
